近两年来,“城市经营”或“经营城市”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语汇。各地政府迅速接受了这一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随后有学者对其进行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阐述,以此为主题的论坛和研讨会也层出不穷。从缜密分析的角度看,“城市经营”的兴起既有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的一面,也有引发政府行为走入歧途、导致圈地卖地盛行、损害农民利益的一面。笔者拟就我国当前“城市经营”的内涵与实质、“城市经营”热在我国兴起的根源、当前“城市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止“城市经营”步入歧途的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林家彬: 1957年生,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83年10月由国家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攻读国土与区域规划专业,198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4月至1995年6月在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任职。1995年7月起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曾任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监事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等。研究领域包括:地区政策、国土规划、资源与环境政策、城市发展、城市社会治理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199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北京市中小企业振兴对策研究》获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作为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获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的《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获200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00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