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构建了符合新政权需要的教育体制,其中便包括统一高考。统一高考是这一时期国家社会主义体制在教育领域中的基本形式之一。高度集权的国家政治制度以及这一制度深刻的历史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高考的制度选择。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大学入学选拔最主要的形式是统一考试,但这一时期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并未出现系统的应试行为。以下将从主导教育发展的实践哲学、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国家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统一高考,应试体制,基础教育
陈彬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儿童社会学,具体研究领域为高考制度改革、教育不平等和家庭儿童养育实践等。研究成果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思想战线》、《教育学报》、Social Inclusion等学术刊物。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师大自主科研项目和世界银行等资助的多个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