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开始从商业领域向慈善领域跨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反哺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我国公益慈善实践的主体力量。企业家参与慈善主要通过个人或企业基金会、慈善信托、直接捐赠和公益性投资等模式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金会的辐射范围以及慈善信托的规模都不断增大。民营企业家族参与慈善的行为动因,包括企业家的获得感诉求、家族价值观的传承需求等。着眼未来,企业家要持续地将财富转化为公共利益,不仅要注重提供现金、股票和技术等资产支持,还要重视慈善基金的管理模式创新,保障公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