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主体发布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据了解,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5亿个,日活跃用户达2.41亿个,微信公众号创作者数量已超2000万个,信息传播和扩散的速度持续加快。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使舆情风险呈现频发、多样化、交替出现的特点。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社会影响面大,容易爆发负面舆情,如在企业IPO申报、重大资产重组、定期报告发布等时间节点,舆情风险监测需求更为突出。 2018年,证监会正式印发《中国证监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提出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计算、实时数据分析,实现对市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强化市场风险的监测和异常交易行为的识别能力。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提出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加强监管科技应用。 作为市场监管机构,交易所对舆情风险监测的需求比较迫切,对于交易所,舆情信息正成为有关市场服务和监管的重要信息线索来源和决策依据。例如,在公司监管上,可通过舆情信息对上市公司涉及的市场经营活动、市场服务评价、投诉举报信息等方面进行线索发现识别;在市场研判中,可从舆情中获取针对重大改革措施的意见反馈,全面了解市场意见,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分析舆情信息是交易所提升市场服务监管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