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俄罗斯学”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张之洞“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时期。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设方言(英语)、算学、格致、商务四科。1896年,增设法语、德语、俄语三科。1898年,张之洞另立湖北方言学堂,专门教授英、法、德、俄、日五门外语,以及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交涉等学科。1903年,自强学堂并入湖北方言学堂,张之洞称,方言一门,“为一切西学之阶梯”;并对俄语教学寄予厚望:“去冬以来,时局紧迫,两文(俄语、日语——笔者)尤为切实之用……中俄近邻,需用尤殷。”俄语人才“将来学成以后,通殊方之学,察邻国之政,功用基宏,实基于此”。著名外交家夏维崧就是自强学堂的毕业生。1911年后,方言学堂停办,人才流失,俄语教学中断。这段历史虽然短暂,但也为今后的俄语语言学和国别学研究奠定了基调:学习外语,为国服务;掌握外语,通晓西学;活用外语,考察国情。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武汉大学俄语语言与文学专业正式设立,“俄罗斯学”重新启动。1980年,俄语系获批俄语语言与文学专业硕士点。1995年,招收国内第一个乌克兰语专业硕士。2009年,俄语系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批俄语语言文学博士点。综观俄语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主要有俄语语言与文学和“俄罗斯乌克兰学”两条主脉络,这里分别介绍。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