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蚁族”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蚁族”概念提出10周年的思考
在线阅读 收藏

以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尤其是城市贫困空间)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工这两个弱势群体,而低收入大学生作为中国城市新弱势群体,于2009年因廉思《蚁族》一书而进入公众视野。“蚁族”指的是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但收入较低,且处于聚居状态的青年流动人口。该群体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由于人口跨区域流动、社会结构变动、劳动力市场转型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典型性群体。“蚁族”概念提出十年来,该群体在聚居形态、居留模式以及自我定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对其消费行为一直未曾有深入研究。

“蚁族”概念提出后的十年,也是我国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十年。自2009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居民消费不足构成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由于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更高,扩大内需必须以提高低收入群体消费水平为重点。

与其他低收入群体不同,“蚁族”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能,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体力在大城市谋生。一方面,作为低收入青年群体,“蚁族”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分析“蚁族”群体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特征,不仅可以填补十年来“蚁族”研究成果中消费领域的空白,而且对于认知高学历流动青年群体的消费模式有探索性意义。另一方面,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青年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消费行为有朝着非理性发展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释放青年群体的消费活力,而且会对其未来人生历程和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分析“蚁族”群体的消费影响因素,对倡导青年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