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试点新建本科高校相对于非转型试点新建本科高校和老本科高校来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方面有显著的变化,并且发现在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还发现培养模式的变化并没有导致学生就业状况的显著变化。不仅如此,培养模式变革的一些关键指标还与毕业生的就业起薪呈现负相关,尽管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程度。这可能是因为受到学生入校前的个人能力与素质、家庭背景以及入校后学校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够准确地衡量转型试点新建本科高校进行的变革对学生能力与素质及就业状况的影响呢?本文采取准实验的倾向值匹配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郭建如: 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长期关注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制度与政策、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聚焦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综合性大学和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地方高校转型与应用型院校建设、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等领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2015年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人力资本生产研究”(2016年立项)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新发展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2021年立项)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