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已经对北京产业空间特征以及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主要发展区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等背景下,北京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2016年北京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80.3%,这一比重是否合适,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尽管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完全基于微观企业个体数据的分析,但是对宏观战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对微观现象或特征做出科学的评判,而且也使得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佳洺: 李佳洺 山西阳城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战略发展学研究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参加“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国城市群规划技术规程”“山西省现代化经济体系路径研究”“北京城市体检(2017年度)第三方评估”“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研究重点领域为微观企业区位及区域空间格局演化,在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