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目标,对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主体分别是劳动力和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则是人力资源市场的载体,包括了公共就业服务和私营就业服务两大部分。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并重,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为推进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服务,本文主要介绍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从全球视角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吸取对我们有借鉴作用的经验。
莫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劳动》主编。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经济学院,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做访问学者。自1988年开始研究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民生保障等理论和政策问题,参与新时期就业方针等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参与撰写发布我国第一部就业白皮书,完成课题200余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持完成10多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