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管理学科范畴内,“公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术语。学者们在研究中给予“公共”不同的定义,如“公共即利益集团”“公共即消费者”“公共即代表”“公共即公民”“公共即客户”等。尽管内涵相去甚远,却都使用了“公共”一词,使“公共”逐渐成为一个模棱两可的术语。本文明确了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围,并论述了社会实验是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的基础问题。
章芡: 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兼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青年研究员。2019年获得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社会政策方向博士,博士期间获全额奖学金,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于北京大学获得历史学与法学(社会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公共政策分析。科研成果发表于《中国行政管理》、《图书情报知识》、Innovation in Aging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市石景山区等委托项目。多次于美国人口学会年会、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中国社会学会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汇报研究成果。承担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等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