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当代未成年人作为网络“原住民”,常通过与他人的在线交往、互动来实现自我表达的发展。为保护未成年人在自我表达时免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模式”应运而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青少年模式”在以限制社交功能、限制自我表达等方式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存在压抑其表达天性、打击其交往主动性的风险,需谨慎平衡“约束”与“发展”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未成年人自我表达的需求与特征,厘清在未成年人常聚集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青少年模式”在此方面存在的隐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