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碳排放权限额交易体系在中国的实践效果,本文构建了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基于国内各个碳交易试点的实施运行情况及相关的经济社会指标,对我国碳排放权限额交易体系实践的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碳交易,所有样本地区的低碳绩效水平2006~2016年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这些地区的发展模式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但是,大部分地区的低碳绩效水平离前沿面还有一定距离,表明低碳绩效存在区域差异,且大部分地区的低碳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低碳绩效的异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我国加强区域联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客观必要性。整体来看,存在碳交易的试点地区,其低碳绩效水平在碳交易实施后较之未实施碳交易的地区都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