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里的兵(卒),战斗力相对来说是最小的。战斗力最小的不是最没有价值的,而是有可能完全相反。这取决于你怎样使用它。用兵(卒)来做诱饵,乃是最有效的诱饵,用战斗力强大的车、马、炮做诱饵,总是会引起对手的高度警惕。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是中国的格言。现在,我做出这样的理解:强将之所以强,是因为他能把弱兵巧妙地加以使用,被巧妙地加以使用的弱兵就不再是弱兵。
§中国象棋对弈,一方对对方的将帅构成了威胁,就必须说一声:“将军”。意思是:你方统帅正在危险中,不采取有效措施就要完蛋了。
这似乎折射出了某种古老的军事伦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有类似的战争伦理:任何一方都不得暗杀对方的统帅。
这样的战争伦理,已是美好的传说,今天盛行的,是所谓的“斩首行动”。
§甲方的将(帅)被乙方按规则擒杀,则甲方输掉这盘棋。这是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定。象棋搏杀的最高目的是擒杀对方将(帅),这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玩象棋的庸才却只对消灭对方的兵力感兴趣,这是对目标的偏离。两个庸才对垒,总是不能扣人心弦。丢卒保车、丢车保帅,象棋方面的这些术语都是消极意味的,真正扣人心弦的是弃子攻杀——攻杀的对象是对方的将帅。为了目的而付出的代价越是惨重,则比赛的观赏价值越高。
庸才千方百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高手高瞻远瞩地去牺牲自己的实力。
§中国象棋开局时的布局,有丰富的意味。战斗力最弱小的兵卒处在第一线,紧跟兵卒之后的是两门炮。两个卫士紧贴着统帅,卫士的外层是既能抵挡又能出击的两只大象。车和马是既能守卫又能远程进攻的两种力量,因为车的力量比马更为强大,所以,车离统帅更远,目的是更有效地保卫统帅。
象棋比赛的根本精神,消极地说,是保卫自己的统帅;积极地说,是擒杀对方的统帅。
中国象棋暗含了反对“有仗就打、能攻就攻”的原则。马和炮,二者的战斗力差不多,一开局,你就可以用自己的炮消灭对方的马,对方则可以用自己的车吃掉你这门炮,而且趁机出了车,从而能更早地发挥车巨大的战斗力。总之,一开局就用炮打马,这就是有仗就打、能攻就攻击,被认为是幼稚的做法,因为一时的痛快马上给你的全局造成被动。军事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发展了起来。我以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发明了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高手,与其说是善于取胜的人,不如说是善于主动牺牲的人。更激动人心的不是消灭对方的子力,而是主动牺牲自己的子力。最伟大的胜利不是把对方的子力给吃光,而是在对方子力基本上完整无缺的情况下擒杀对方的将帅。
§我从中国象棋对弈中发现了一条原理,称为“中国象棋彭氏定理”:进入残局,你剩下的兵(卒)的多少决定结局——一个兵是赢,两个兵是和,三个兵是输。这与常人的想法相反。
兵(卒)越多,你越是分心,你进军的速度就越是慢。只有一个兵(卒)的时候,你才能目标明确、一心一意。或许,真正的强大,就是目标明确和一心一意。
§下象棋是常人的说法,意思是:拈起象棋子,再把它放到另一个地方。对于象棋高手来说,下象棋的实质是:想出方案、实施方案、随时修改方案。
进攻是象棋的灵魂,有的人善于防守,但没有猛烈的进攻,就不会有精彩的防守。
§中国象棋以擒杀敌方将帅为胜利。将帅本身几乎没有战斗力,却占据了中心位置,更是需要全力保护的对象,所谓丢车保帅是也。这折射出了中国古人对于现实的清醒认识。中国象棋唯一让人难以理解的规定是:这样的将帅一旦被擒杀,为什么就算我们输了棋?丧失了这样的将帅,我们有什么真的损失?
中国象棋的发明者没有把皇帝拉进棋盘,否则,中国象棋会是被禁止的游戏。
§街头的棋摊上,支招儿的人一旦支出了高招儿,会喜形于色,强调自己这一招儿的至关重要。
人是需要受到表扬的动物。只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表扬公司”。即使是完全无根无据的表扬,也不至于让受表扬的人反感。所谓拍马屁,无非是地位低的人“无根无据”地、或者“半根半据”地去表扬地位高的人。
§象棋与围棋,在精神气质上相去十万八千里。
围棋追求的是抢占地盘,象棋手则像是游牧民族,更像是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勇士。一个高水平的象棋手,既不抢占地盘,也不追求吃光对手的兵力,而只想策画“斩首行动”——他不惜一切代价、想出一切计谋,去擒杀敌方的将帅。
围棋是古代的侵略战争,象棋则是今天的高科技战争。围棋是人海战争,象棋则是人数有限的、多兵种合作的立体战争。
§喜怒不形于色,这难以做到。喜悦比愤怒更难以控制。“观棋不语真君子”,更难的,不是观棋不语,而是赢棋不语。赢了棋的人,总要在语言上再赢一回。一个人赢的越多,话就越多,硬是闭嘴三分钟,就会有笑声迸发,如离弦之箭。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是输得起的典范。我们至今不知道,称得上赢得起的人是谁。
轻浮是一种病,是胜利过敏症。
§当自己身体欠佳,下棋下到第四盘,就注意力不集中,棋友就开始得便宜。不曾想,棋友说:谁的水平也不见得比别人高多少,谁发挥得好谁就赢。
不是谁发挥得好谁就赢,而是谁注意力不集中谁就输。
身体不健康的人更容易知道真相。
§李白平生的理想,是“急流勇退”——一旦建立了伟大功勋,就隐居起来。
街头象棋对弈,有的人走出了妙招,或者自以为走出了妙招,在他开始自吹自擂之前,他的两只手却已经兴奋了起来——一只手插进另一只手的袖子里去。这两只手认为是自己立功了,于是以轰轰烈烈的方式隐藏起来,这就增加了自己的神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