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世纪古罗斯出现图书馆。文献上最早关于图书馆的记载出现于1037年,当时雅罗斯拉夫大公召集人翻译希腊书籍,抄写斯拉夫文书籍,并将其保存在基辅的索菲娅教堂。12世纪,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罗斯托夫、梁赞、斯摩棱斯克、苏兹达尔等许多城市都开设图书馆。各修道院图书馆的藏书从几十本到几千本不等,除神学书籍外,保存并转抄了年鉴、编年史、医书、药书、文学作品等。16世纪末,修道院集中了国内总藏书的37%,数量有26万~35万册(其中6%~8%为印刷品)。17世纪中叶,出现了第一批世俗图书馆,私人藏书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出现了新的专业图书馆(数学、航海、炮兵、手工业、矿业等)。1714年圣彼得堡建立了综合性图书馆,于1725年改建成科学院图书馆。18世纪书籍收藏在俄罗斯成为时尚,出现了家庭和宫廷(埃尔米塔什等)收藏。贵族寄宿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外文书籍。1756年建立了莫斯科大学科学图书馆,1765年圣彼得堡出现了自由经济社图书馆。18世纪末首次出现商业性和公共免费图书馆。19世纪初各地的寄宿学校、县立学校、教育与科学社团、近卫军团纷纷建立了图书馆。1814年俄罗斯开设了帝国公共图书馆(现在的俄罗斯民族图书馆)。
彼得大帝之后,许多县立学校图书馆被改造成公共图书馆。莫斯科先后建立了面向大众的大型科学图书馆:鲁缅采夫图书馆(1872),历史图书馆(1873)。1894年地方、市自治机构建立的民间免费图书馆与阅览室已超过3000个。1894年教区图书馆已有两万多个。
进入20世纪,图书馆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1905~1907年政府取消了对民间图书馆的注册审查程序,促进了工会与合作图书馆的发展。1908年创建图书馆学会,该学会于1911年召开了全俄图书馆代表大会,出版了“图书馆馆员”杂志,1913年首次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设培训班。1914年在俄罗斯共有75900座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辅助性图书馆除外),总藏书量为4600万册。
1918~1920年间个人和私立的图书馆被征收,大量图书失窃、受损。各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图书馆逐渐按照等级(地域和部门)管理的原则进行改组。3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开展,各种用途的图书馆的数量及其藏书明显增加。各地都建立了培养图书馆干部的体系。1974~1981年间俄罗斯大众、农业、科技等图书馆置于统一的、集中化的图书馆体系中,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在一个地域里设一个中心图书馆,而其他图书馆则作为其分馆。到1980年苏联共有62100座图书馆,总藏书量为9.84亿册。
1994年俄罗斯有54800座大众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1亿册,工作人员13.15万人,读者人数5956余万人。
目前,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俄罗斯民族图书馆(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图书馆、俄罗斯国立历史图书馆、外文图书馆等,作为世界规模的综合性图书馆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