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俄罗斯远东地区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那乃人与乌尔奇人的世界观
在线阅读 收藏

那乃族旧称果尔特人,人口有10500人,大部分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和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右岸的一些地区。在中国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之间也居住有那乃族即我国境内的赫哲族。那乃人是阿穆尔河沿岸古老的土著居民后裔、满—通古斯语族的各部落集团以及蒙古人混合而形成的。自古从事捕鱼和狩猎,毛皮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乌尔奇族旧称奥尔奇人和纳尼人,人口2600人,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乌尔奇人起源于原始森林的通古斯人、古老的土著居民及其他人种。乌尔奇人在外貌上同那乃人相近。过去,他们主要从事海上捕鱼和陆上狩猎,作为交通工具的养狗业很发达467949

自沙皇旧俄时期便有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以及民俗学家等各学科专家开始研究阿穆尔河下游那乃人、乌尔奇人等民族的传统习俗、民族文化、历史、社会制度和民族起源等问题。研究资料表明,该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便有广泛的渔猎文化存在467950。父系大家族和夫妻核心小家庭是这些民族的社会最小单位,氏族在婚姻、财产分配以及宗教仪式等社会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些民族的氏族制度还发育得相当迟缓,一些群体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氏族的组织形式,整体来说,居于阿穆尔河下游的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和所处阶段距离阶级社会还相当遥远467951。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最早在17~18世纪,这一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氏族组织才开始形成。

苏联时期,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那乃人和乌尔奇人氏族制度的各种遗存便荡然无存。但传统的世界观和精神信仰更多的保留在这些民族老辈人文化氛围中,许多古老的仪式祭礼以变体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广泛存在,其中渗透的萨满教世界观、自然观有助于我们了解萨满教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的发展面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