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工业化步入重化工业阶段以后,普遍存在结构老化与结构调整的问题,从而进入产业结构变换期。结构转换顺利,可以使经济摆脱停滞,转入增长新阶段;结构转换不利,则将使经济陷入增长低谷,甚至引起长期衰退。从大量事实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辽宁经济发展正处在这种结构转换时期。如何顺应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尽快实现升级换代,关系到辽宁经济的兴衰。要想实现辽宁产业结构转换,首先需要处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问题,其中不仅包括借鉴现代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关于技术经济类型选择的经验、资源再配置机制和由它们引起的利益关系调整,而且包括如何协调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这一问题是妨碍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辽宁工业化所处阶段与国家工业化阶段的差异及由此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并把促进辽宁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经济发展的对策放在探寻国家产业政策与本区域发展的耦合环节上,在辽宁争取实现国家产业政策辽宁化,辽宁区域政策宏观化。
李向平: 1950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7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从1980年至今一直在辽宁社会科学院从事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问题研究,重点研究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曾先后担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党组成员、研究员。两次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评为省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兼任全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辽宁省财政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东北规划编写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发改委“十一五”规划编委会副主任。30余年来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公开发表和被省级以上决策部门采用研究成果200余篇(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和国家规划研究课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十一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阶段目标和主要政策”等八项,与国外学者共同主持完成国际合作课题“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展望”等四项,主持辽宁省委、省政府和省科委课题“组建辽宁支柱产业七大集团综合方案研究”、“辽宁省‘十一五’规划战略总体思路研究”等50余项。其中,《辽宁省“十一五”规划战略总体思路研究》等2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1~2等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