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发生了抗议和骚乱事件。从总体看,这一轮抗议和骚乱浪潮分布广泛、规模大、暴力冲突事件频发,呈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之势。各国发生抗议和骚乱的起因不同,但金融危机对社会和政治矛盾的激化无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的下降、失业、种族和民族矛盾、腐败现象以及党派斗争都是引发抗议和骚乱的主要因素。虽然这些抗议和骚乱最终得到平息,但因为发生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如果处理不当,有演变为更严重动乱的可能,因而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如何防范抗议和骚乱的扩大与升级也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李东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专业为国际政治,主要研究领域为联合国、全球安全与全球治理。籍贯湖南,出生地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 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研究成果包括《秘书长对联合国变革的影响:安南与潘基文之比较》(2008)、《如何评价联合国价值与价值整合》(2010)、《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 国际责任》(2011)、《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建和的前景与路径分析》(2012)、《全球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2013)等。发表过《走向冷战——杜鲁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十字路口上的世界》(采访录)、《主权的终结?正在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译著)及《安理会改革及其方案的比较分析》、《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反全球化现象分析》等论著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