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长期面临安全形势恶化和经济发展受阻的困境。“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向西看”和“向东看”是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主要的外交政策和倾向。虽然在某个政治发展阶段其中之一表现突出,但并非单一存在。为寻求外交新突破,2005年上台的内贾德政府采取“向东看”的战略举措,把外交重点从西方转向东方。“向东看”政策包括了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着眼于近些年来亚洲的全方位崛起,以及伊朗应对美欧在核问题上的挑战,目的在于东西方力量之间寻求平衡,借鉴新兴国家的发展经验。“向东看”政策在外交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
陆瑾: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中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国际关系及伊朗问题。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伊朗德黑兰大学,获波斯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成果有专著《利玛窦〈中国纪〉波斯文本研究》(波斯语)和《伊朗——东西方文明的汇合点》(合著),先后在《现代国际关系》《西亚非洲》《阿拉伯世界研究》《世界知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论文有《伊朗政治温和派的崛起及其影响》《“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与伊朗的经济合作》《历史与现实视域下中伊合作:基于伊朗对“一带一路”认知的解读》《试析鲁哈尼“重振经济”的路径与制约——兼议哈梅内伊的“抵抗型经济政策”》《耐心,让巨龙腾飞——伊朗学者眼中的中国》《鲁哈尼政府外交政策与地区稳定》《当代伊朗公民社会状况探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