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第三条道路:21世纪的社会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收藏

新旧世纪和新旧千年交替之际,国际政治舞台出现了向中左翼倾斜的趋势。1992年,美国民主党领袖克林顿当选为总统。同年,年轻的布莱尔成为英国工党的新领袖,打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旗帜。五年后,他率领新工党战胜连续执政30年的保守党。1998年,德国社民党在大选中获胜,施罗德取代了蝉联两届总理的科尔。意大利内阁危机频仍,最终由左翼民主党总书记达莱马出任总理。法国则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由左右翼“共治”。目前,在欧盟15国中有13个国家由社会民主党执政或联合执政。有分析家认为,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的竞选纲领和现行政策表明,他奉行的也是一种“非左非右的”第三条道路。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积极呼应和支持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于1998年9月在纽约主持召开了“第三条道路”的领导人会议,讨论建立一个“中左派国际”的问题。会议邀请了由意共演变而来的左翼民主党政府总理达莱马参加。1999年10月,德国社民党与荷兰工党联合发起建立的“社会民主主义论坛”在柏林召开关于“第三条道路”的理论研讨会。11月,“第三条道路”的领袖和理论家再次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聚会。岁末,中国台湾地区的民进党也在台北举办了关于“第三条道路”的国际研讨会,大肆鼓吹“第三条道路”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而且成了一种全球性政治现象或政治实验,引起了一场理论争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对待。

当今的这种“第三条道路”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如何对待主张“第三条道路”的国家和政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