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点地区的碳交易市场采取严格的场内交易模式,并在配额分配上除了广东省少量的拍卖配额外,其余配额都向控排企业免费分配。所有试点地区配额总量的确定主要依据国家关于强度减排的地方分解指标。配额分配采用历史法和基准法或两者结合等方法。总体来看,试点地区配额分配较为宽松,湖北等少数地区配额偏紧。很多试点地区都采取了年初预分配配额,年底再根据实际发电量或产量进行调整的政策,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其结果可能导致配额总量呈上升趋势。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市场因各试点地区对抵消的项目和减排量产生时间的限制而被分割,限制严格的地区将可能出现较高的价格。全国碳市场推出后CCER将有可能供不应求。中国碳交易指数(China Carbon Index,CCI)及成交量显示,第一个履约年度的二级市场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交易特点,履约期临近时出现较大的成交量和波动,其他时间成交量明显下降,一些地区出现长时间零成交。现阶段中国的试点地区配额价格与试点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没有直接和重要的关联。中国碳市场的金融化所需满足的很多重要条件尚不具备。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非标准的碳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