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股强大思潮早在杰姆逊北大讲学之前,大致是改革开放初期就通过种种渠道影响到中国。1982年陈荣富发表的《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一文中对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的看法提出了相反的见解,认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先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且,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无论马克思或是恩格斯,他们当时关心和着重研究的都是社会历史问题……而很少顾及自然观的研究。”
美学,文艺学,哲学,社会分工,艺术电影
毛崇杰: 1939年生于上海,袓籍湖北钟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事美学、文艺理论以及后现代文化方面的研究。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硕士学位,著有《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与现代派艺术》、《20世纪西方美学主流》(合著)、《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第三卷)、《颠覆与重建——后批评中的价值体系》、《走出后现代——历史的必然要求》、《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