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施一方面从美学的学科性与科学性上坚持美的客观性;同时重视美学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文化批评性格,从而越过学科性封闭的界限上升到人文社会科学为人的解放做准备的高度。从韦尔施美学思想近年的进路应视为他在种种悖论中的提升。这在他个人是一种自我超越,由此可窥见带有普遍意义之后现代美学在悖论中的裂变,这种裂变从属于“走出后现代”总体历史进程。
毛崇杰: 1939年生于上海,袓籍湖北钟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事美学、文艺理论以及后现代文化方面的研究。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硕士学位,著有《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与现代派艺术》、《20世纪西方美学主流》(合著)、《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第三卷)、《颠覆与重建——后批评中的价值体系》、《走出后现代——历史的必然要求》、《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