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仪的重要贡献并没有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建设画上一个句号,而是为我们在新语境在马克思哲学基础上美学的学科与科学性重建引领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正是蔡仪美学在方法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性,又不乏兼采众长的灵活性,才使他的美学思想既不趋附时尚保持了一以贯之的完整系统性,又在研究对象与领域上留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可以容纳并吸收一切科学的新方法。
毛崇杰: 1939年生于上海,袓籍湖北钟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事美学、文艺理论以及后现代文化方面的研究。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硕士学位,著有《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与现代派艺术》、《20世纪西方美学主流》(合著)、《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第三卷)、《颠覆与重建——后批评中的价值体系》、《走出后现代——历史的必然要求》、《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杜威、罗蒂和舒斯特曼的哲学、美学与文化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