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创业接力:三代党员的追求
在线阅读

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在红豆集团召开

“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周氏三代的红色情怀将一颗小小“红豆”,培育成为参天大树。党建让红豆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历经风浪却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 class="a2">收藏

精彩的问答,字里行间透出红豆集团领导人周海江对党的信念和感情。毫无疑问,周海江是坚定信念跟党走的民营企业家。

其实,这不是偶然的。追溯一下红豆集团创业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红豆集团的三代创业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从第一代创始人周林森到现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从周耀庭到现任集团总裁周海江,红豆集团的三代创业者始终对党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倾注了红豆集团三代创业者的心血;这种感情孕育红豆诞生、呵护红豆发展、培育红豆成长。

红豆集团的第一代创业人周林森,原先是一个弹棉花的农民。1957年,他和其他两位弹棉花的农民一起,响应国家发展小手业合作社的号召,办起了棉花加工厂。由于表现积极,他于1959年入党,成为港下针织厂里第一个党员。跟党走的信念,在企业成立之初就深深地扎下了根。周林森是个翻身农民,他亲身体验了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亲眼目睹了共产党为了广大劳苦大众争取自由平等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所以他是抱着感恩的心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而创立合作社的。周林森入党后,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方便工作,他把家搬到工厂,以厂为家,起早摸黑,勤劳无私地为厂里工作。这个在同事眼里任劳任怨的共产党员,最后积劳成疾,于1964年病逝,去世时年仅54岁。

第二代创业者周耀庭,生长在艰难的岁月。他在农村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表现积极,1971年入党,后来成了村支部书记。改革开放后,他为了带领农民致富,走出单纯种粮的局限,在自家摸索种西瓜、养拉毛兔、养地鳖虫的方法,成为村上最早的“万元户”。1982年,当针织厂濒临倒闭之际,他凭着对父辈当年创业的特殊感情,义不容辞地从村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接手“奄奄一息”的企业。凭着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敢做敢为的改革创新精神,周耀庭在短期内迅速使红豆扭亏为盈并步入快速发展之路。周耀庭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心中的理想就是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变化。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现任总裁周海江,是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在校入党。他也是红豆集团引进的第一个党员大学生。当时,处于快速发展而不稳定的红豆集团急需人才,却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大学生。1987年年底,在父亲的劝说下,刚毕业到河海大学任教的周海江毅然辞去教职投身红豆。共产党员的胸怀和责任,促使周海江放弃“金饭碗”,投身乡镇企业施展才华。

一家三代党员,代代接力创业,以红色情怀成就了红豆集团快速崛起的奇迹。

感情源自恩情。周耀庭说:“在党的政策眼里看前景。”从创业之初到现在,红豆集团始终把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课。“多年来,红豆集团的每一个重大决策,每迈出一大步,都是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中获得灵感,实现了快人一步的发展。”周海江深有感触地说。的确,在红豆集团50多年的历程中,每一个发展的重大关头,都是党的政策指明了方向;在企业发展的困难时刻,又是党组织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企业化险为夷,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我是集团老总、党委书记,但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周海江的名片上,印有许多头衔,“党委书记”的头衔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周海江有一个理论: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为什么能够有条不紊地围绕着太阳运行?那是因为太阳有巨大的凝聚力。一个企业就如天体一般,党组织是太阳,党员职工是星星,星星既追赶着太阳,又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源于这样的理念,周海江不仅在红豆大力推行党建工作,还提出了“红色品格”和“绿色品格”的理论。“红色品格”就是注重党建,守法经营,产业报国。而“绿色品格”就是打造绿色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周海江的红色情怀使红豆集团的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全国民营企业的前列,他的锐意创新使红豆的党建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民企的楷模:1997年,红豆集团率先成立党委,成为无锡市第一个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2006年,红豆集团又成为第一家“公推直选”党委书记的民营企业;2011年,红豆集团出版《红豆集团党建工作标准》,这是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党建标准;2011年,红豆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党建质量认证的民营企业。2012年,曾经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的周海江再次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是江苏省70名党代表中唯一一位民营企业代表。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无论对周海江,还是对红豆集团2万多名员工、1000多名党员来说都是莫大的光荣。周海江说:“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党员,能够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要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不久,红豆集团党委重新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企业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的发展优势,加快转型升级,着力突破民营规模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瓶颈、土地资源瓶颈、环境资源瓶颈的束缚,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使集团规模从2011年的351亿元跃升到1000亿元,实现企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回眸红豆集团三代创业人,他们在不断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党建工作。企业发展,伴随着党建发展。党建强,不断促进着企业强。1959年12月,勤劳俭朴、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红豆第一代创业者周林森光荣入党,使这家由小型合作社演变过来的小工厂从此有了共产党员,有了党的组织。随后,党员队伍不断扩大。1992年,红豆集团成立时,已有59名党员,这在当时无锡的乡镇企业里并不多见。1997年,红豆集团公司党委成立,党员人数迅速增加。2004年红豆党委成立红豆党校。2009年,红豆集团在柬埔寨建立中国民企第一个境外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从集团总部到产销一线的全面覆盖。2012年,红豆党员人数已有1269名,红豆集团党委下设党(总)支部103个。

多年来,红豆集团不断创新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核心、三优势”的党建特色(“一核心”就是把企业党委作为政治核心,确保企业在政治上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三优势”就是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遇优势、人才优势与和谐优势);探寻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企发展道路,即“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的“红豆党建工作法”(“一融合”就是通过“交叉任职”、双向互动实现“党企融合”;“双培养”就是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党员;“三引领”就是以党建工作引领先进企业文化、引领构建和谐企业、引领履行社会责任);总结出了“铸就红色品格,打造绿色企业,建设幸福红豆”的红豆发展经验。

红豆在党建方面的创新和实践得到各级党委机关和高层领导同志的肯定。2011年7月,红豆集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8月荣获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称号,9月被评为“建党90周年全国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10月19日,周海江在十七大江苏代表团会议上,专题汇报了红豆“一核心、三优势”的党建经验,得到参加会议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肯定。2012年3月21日,周海江代表民营企业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会上介绍了红豆集团的“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的党建工作法,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见。随后,江苏省和无锡市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推进创新现场会相继在红豆集团召开。2012年8月2日,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观摩现场会在红豆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特别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红豆集团党建工作经验及开展向周海江同志学习的决定》。

全国纺织行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在红豆集团召开

“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周氏三代的红色情怀将一颗小小“红豆”,培育成为参天大树。党建让红豆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历经风浪却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