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2007年在得到足够多的缔约方的批准后正式生效。《公约》缔约方选举产生了常设的政府间委员会,制定了贯彻《公约》各条款的一系列“行动指南”,建立了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并即将开始使用这一基金。但到目前为止,基金资助的典型项目是怎样的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在2005年《公约》机制中,欧盟(及加拿大)显然具有主导的力量,发展中国家在《公约》中的影响力不足。因此,深入剖析设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者干脆说欧盟在“文化多样性”及其保护上的立场也许对将来的《公约》外交具有一定的益处。
章建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中国政府首席专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公约》事务部际协调机制专家,并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近年来,积极开展各项文化研究,著有《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文化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 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发改 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