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把现实的“存在”与“建构”的结果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对待,身体与性的关系既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建构(Moore,1994)。这是因为,对一般的主体来说,建构本身已经引起新成分的真实性(考夫曼,2001)。
在本书的主体部分,我们着重考察的就是“身体”、“性”以及两者的关系作为一种融合了建构成分的真实,如何存在于女性主体的理解与实践之中。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结合所得的访谈材料与一定的文本分析,从不同层次综合地来看这些概念及其关系得以生产与生存的具体情境,探求参与了女性的“身体”、“性”这些概念的构建的重要相关因素。
正如本书的方法论部分已经阐明的,本研究所关注的“情境”更倾向于微观与中观层次的具体的情境,倾向于主体所能感受到的,或者说作出了一定程度反应的情境;而没有对所有的、“实际上”可能融入了这些构建过程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展开详细而全面的分析。
具体来讲,基于我们的研究,这种情境可以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因素,也可以是生活空间中的关系性因素,还可以是传媒、商家、研究所共同参与构建的话语性因素,又可以是女性所感受到的、相对于想象的西方文化而存在的中国文化的因素。这四个层面的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共同参与了女性对于“身体”、“性”及其关系的日常构建。
对于这种与女性对于身体与性的理解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情境的讨论,有利于把握主体在社会时空中的具体位置,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身体”、“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