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共外交已成为一国对外交往与塑造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外交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也逐渐加强了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公共外交,并在贸易、投资、援助、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在对公共外交的缘起及理论框架做一简要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实施公共外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思考。
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经济合作,研究报告,2011~2012
张励: 张励,云南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际关系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卢光盛: 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云大地区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国际关系、周边外交、澜湄合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多项,出版《“一带一路”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构建研究》和《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南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等专著多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