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村政治生活的变迁
在线阅读 收藏

1949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从全国的范围来看,要了解这50多年间的变化,把1949年作为一个分界线是欠明智的。实际上,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各项政策和制度都可以在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找到原型。许多美国的观察家和学者都对这些政策作了令人敬佩的描述和研究,并把它们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972323“1938年至50年代初期的静悄悄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生气勃勃的、相对公正的社会,但党的教条主义者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是,好像它几乎从未出现过。党的许多领导人在认识到自己正在通过集体化和国营化经济取代农民家庭经济、领导一场通向社会主义和公正的阶级斗争之后,便把农民的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看做带有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倾向,并把资本主义描绘成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极少数富人和贫困化的大众。党的领导人如此迷恋苏联道路,以致他们从未认识到进行自我革新的重要性。40年代所进行的静悄悄的革命,本来可以避开苏联的信条,但最终还是采用了它,而在领导人的头脑中的观念,对后来影响巨大。受社会主义以国营工业为基础的理论所驱使,党的领导人未能从他们在农村解放平均主义小农经济的生产力这一特殊经历中伕绎出普遍性原则。”972324

因此,要想清楚地展现整个“静悄悄的革命”及其终结对中国农村政治生活的影响,讨论的上限本应该追溯到1938年左右,之所以最终把上限定在1949年主要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虽然就“静悄悄的革命”本身来说,1949年并非是一个大的断裂,但对农民来说很不幸的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必须消灭农民财产和文化的思想观念也与之俱来了;二是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杭州市郊区农村,而杭州是在1949年5月才解放的新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