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宣教演练:处置能力的提升
在线阅读 收藏

突发事件的宣教演练,是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公众的危机管理教育培训,既有利于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自救互救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突发事件应对效果。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公众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所以,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公众增强危机意识,使大众了解各种危机发生的过程,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危机管理技能。所谓突发事件的宣教演练,是指针对突发事件对公众进行的宣传教育和演习演练。宣传教育既包括针对普通公众的宣传教育,也包括针对专业人员、特定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而演习演练则是指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模拟突发事件全过程的演练培训。如同第二章所阐述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指标,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及预案本身不能主动发挥作用,受制于其制定水平和执行能力的高低。而突发事件的宣教演练,一方面可以扩大公众对于应急预案的“熟悉度”,使公众不至于面对应急预案的专业名词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使预案更好地发挥作用和提升效果。在本指标体系中,宣教演练作为一级指标,根据前文所述的宣教演练的定义,将之细化为三个二级指标:针对灾害现场“准专业”人士的培训教育、针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日常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对这三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分析,可以全面反映政府在宣教演练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有待改进之处,指导政府在进行宣教培训时,分人群、分行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并且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演习演练,以提高公众和专业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