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点评2
在线阅读 收藏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刚才听了院长和几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我很受启发和鼓舞。智慧城市是近几年比较新的话题,我理解的智慧城市就是把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综合地运用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等各个领域。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讲这是我的一点认识。既然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那么研究智慧城市的基础就是了解我国空间地理信息建设和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国家空间信息技术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如果对这些基本情况不了解,我们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就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国家的经济建设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尤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络体系,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应用的交换组织体系,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体系,资源体系以及观测能力等,都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从现状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观测能力发展很快,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在中高分辨率的卫星,包括国土方面的和环境方面的,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量的观测数据需要有专门的加工处理部门,对这些观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现在一颗卫星在天上转,一天的运行费用就要100多万元,我们国家现在有几十颗卫星在天上转,国家投入很大,其效益和效率需要不断提高。我们讲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也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个部门都有信息平台,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信息资源——地方的也好,部门的也好,没有很好地利用,没有实现良好共享和服务。为了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家专门成立了部级协调机构,形成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把产生的空间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数据标准规范进行整合,整合以后会聚到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加工改造成新的数据产品,一个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另外一个是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供服务,现在这个信息中心已经建成了。各地进行智慧城市建设都需要了解现在国内数据的整合共享服务状况,这些信息完全可以提供城市服务、区域服务和社会服务。

我赞成王院士的观点,就是说我们存在管理破碎问题。尽管我们国家的行政推动力很大,但是现行的体制机制决定了在城市管理尤其是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整合困难、效率发挥不高的问题。这是有待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空间信息应用方面加以改进的一个方面。

我赞同牛院士的观点,即智慧城市建设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要符合中国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国内管理城市的模式和西方不一样,以国内现在对城市的管理模式来说,书记和市长平均在职两年半,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是连续的过程,在现行体制下管理职能如何推进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这是一个课题。现在每一位行政领导上台后,城市规划都是大翻牌,设立新城、新区等。城市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设施建设,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没有一个好的规划,没有一个长足的打算,则智慧城市建设很有难度。所以我认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特色,国外的东西不能搬来就用。1998年美国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我们就成立了中国数字地球国家委员会,各地区搞数字区域、搞数字城市,其实大家对数字地球的概念认识都还不是很清楚。

刚才中国移动的同志讲了数字地球,数字地球的内涵是什么,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对这些比较时髦的提法和称谓,我们要搞好顶层设计和规划,要明确内涵,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化,而不是把国外的内涵搬过来,要做一些比较分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建立了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有一些示范性的、引领性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中,开展了对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研究,与时俱进地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也得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下一步模拟实验室应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前沿性、重大性问题,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要梳理清楚,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研究,我想效果会非常好,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