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四日合一”:建立基层社会沟通平台
在线阅读 收藏

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一个充满活力的沟通平台建设。村级民主“四日合一”的探索,正是找准了这样一个突破口:构建起一个确保村级社会有效沟通的执行机制,把村务公开、民主议政、干部下访、基层调解等涉及农村民主和谐的各个环节整合成一个整体推进的工作平台。

近年来,农村一些矛盾凸显,个别村庄信访事件频发,影响了农村和谐稳定发展,而这与村务不公开、“两委”决策不民主、干群缺乏沟通、社会管理力度弱化直接相关。

以往,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就村级社会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由于多头施政,缺乏统一协调,干部嫌麻烦,群众不买账,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将村务公开、民主议政、干部下访、基层调解等工作内容“捆绑”起来,打造市、镇、村三级联动,干群共同参与的有效平台,构建融管理、监督、落实于一体的刚性机制。即墨市的“四日合一”工作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实施的,即将每月10日确定为全市统一的党务村务公开日、民主议政日、干部下访日和基层调解日。

“四日合一”制度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的领导体系。即墨市将“四日合一”工作纳入“书记项目”,市委书记亲自动员部署,先后到120余个村庄现场调研指导;建立由纪检、组织、民政、农业、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由组织部具体负责综合协调、工作督导。明确各镇党委书记为“四日合一”工作第一责任人,带头到村庄检查指导工作,带头参加村庄民主议政会;确定了一千余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镇机关干部担任驻村联络员,负责“四日合一”工作的监督指导;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村务公开、民主议政等活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民情联系卡”、入户征询等形式了解村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发挥村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四日合一”制度的推行,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消除了村庄私自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工程发包“暗箱操作”等现象,转变了镇村干部作风,使镇村干部实现了由“浮”在上面到“沉”到下面的转变。

“四日合一”制度的推行,还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每月10日,即墨市农村党员群众踊跃参与“四日合一”活动,集中行使民主权利,有的群众一早就赶到村庄办公室等待参加民主议政会,自发围在村务公开栏前观看公开事项,主动到村委咨询、反映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