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收藏

受限于资料和篇幅,上一章所阐述的西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只是科学规训的一个缩影。如果要了解科学规训为何具有如此强劲的规训力量,以及它究竟如何对个体塑型发生作用、产生影响,尤其是要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寻求到适切的突围路径,就有必要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它在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探寻其与西方规训路径的不同之处,关注它的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及微观的教育技术规训方式。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被科学规训的起点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学习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的矫枉过正中。在这之前,虽然工程教育在清末的洋务学堂教育中就有了萌芽,并在民国时期有了一定建制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因为政权的更迭而中断。新中国成立后以全面学习苏联为肇始的教育领域里的改革,又因为完全以专业建设为中心而与学科规训无涉。直到80年代中后期学科导向建制之后,伴随着高等教育领域里的“综合化”体制改革,在“工科向理科取经”的政策导向背景下,工程教育走上了被科学规训包围的道路。这种包围的典型特征是以理论为中心和以学科为中心。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