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三十年劳动社会学的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劳动社会学(sociology of labor)也可称为工作社会学(sociology of work)或职业社会学。本文使用劳动社会学一词,一是为了维持这一领域的学术传承,关注劳工、劳动关系、工会和工厂研究;二是希望突出劳动概念,这一概念并不是简单的有酬劳动的概念。

中国社会学发展早期就非常重视劳动研究,关注劳工状况。例如,陈达教授著有《中国劳工问题》(1929)一书,1930年,他又出版了《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塘沽工人调查》《河北省及平津两市劳资争论的分析》《中国劳工年鉴》等。1940年,史国衡教授对军需工厂工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写出了《昆厂劳工》一书,书中附有田汝康著的《内地女工》,论述了当时女工进工厂的社会原因及她们对工业发展的作用。1953年院系调整,研究劳动问题的学者到了劳动部的相关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等从事相关研究。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恢复重建,劳动社会学得到了新发展,以务实精神从事劳工研究的前辈成为后来人的典范。三十年来(1978~2008年),中国的劳动社会学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学者和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深受海外学术成果的影响,但因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对中文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难免挂一漏万。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