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导读
人头税是英国历史上一件影响不小的事。“英国病”在撒切尔夫人领导下治疗得不错,有人评价撒切尔夫人治下英国实现了一次“中兴”。人头税是撒切尔夫人又一剂猛药。但是,令人扼腕的是这剂猛药太重了,不但没有进一步治好“英国病”,反而引起国内政治动荡。实际上,保守党的下台在人头税出台之日已经确定无疑了。虽然有梅杰先生的努力,但毕竟保守党大势已去。
当时,我正在巴斯(Bath)大学读书。学校的青年保守党组织邀请撒切尔夫人内阁里人头税的始作佣者彭定康先生做人头税的讲演。虽然英语水平不高,我也坐在阶梯教室的后面听。讲演尚未结束,不少反对人头税的学生把人头税申报表撕成碎屑走到彭定康先生面前抛到他的脸上以示抗议。彭定康先生不愧为政治家,耐心地等这些学生离开教室后,掸掸纸屑,讲了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他们不过是想晚一点缴人头税而已”。亲眼目睹这个小插曲,我也对彭定康先生的个性有了了解:坚定而固执。后来,彭定康先生被安排做港督处理香港交还中国事宜。我在一次英国使馆的酒会上曾对麦大使说,依我对彭定康先生个性的了解,在香港回归问题上,他可能会是一个“麻烦制造者”(trouble maker)。我当然不能期望麦大使的赞同,而麦大使也只是微微一笑作为回应。
现在时过境迁,人头税早已进入历史博物馆。人头税风波使我对英国的历史、政党政治、经济、政府与选民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关系、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等有了不少的了解。
这些了解靠在国内读书是很难得到的。
英国政府决定从1990年4月1日起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废除房产税,代之以征收人头税,引起朝野上下哄动,百姓强烈不满,掀起轩然大波,使人倍感新鲜;而人头税待人不分厚薄的关照,也着实令我这个到英国巴斯市学习的中国籍学生难以忘怀。
一年前到英国留学伊始,我便收到学校所在地的巴斯市政府寄来的一封信,通知“亲爱的学生”:根据1988年地方财政法案,从1990年4月1日起,18岁以上的全日制学生必须支付人头税(正式称呼是社区基金)。在办理学生注册手续时,税务局还专门派人带着宣传材料在注册大厅提供咨询。当他们得知我是人民中国的他们的同行时,热情地向我做了介绍。原来,在这个税种开征的同时,将取消所有住宅所付的税;也就是说,公寓、单元房、平房、汽车房直至整套房屋均不再缴税,而这笔由房产负担的税款全部按人头分摊到居民头上,连我们这些外国人也不例外。
对有几千万人口的英国来说,开征人头税会有上百亿镑的收入,撒切尔夫人把这样一笔巨额税负从富人身上转移到穷人身上收取,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人头税从理论上说是封建主义性质的税收,即使按照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这个税也是不公平的。在我们上税收理论课时,比较几个税种的公平性,其中人头税处在“最不公平”的位置。在学校的广告栏上、门上、窗上,“反对人头税”的传单随处可见。
使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已创下20世纪最长任期记录的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要开征这样一个引起强烈反对的税种?虽然保守党代表英国大资产阶级利益是人所共知的,但它用什么理论来鼓吹这个税呢?一天,我应邀参加一对老年夫妇的午餐,席间我向几位富有的客人提出人头税问题,一位女士的话也许就是保守党的基本主张。这位女士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不快,国家又搞了那么多福利,如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结果人们不愿意工作,这样下去怎么行?这种情况不改变,英国就完了。让人们多缴点税,如果还想过好日子,去多干点活吧!这时,我明白了:开征人头税,强制穷人多干活;降低所得税,鼓励富人多投资,这是撒切尔夫人实施新税制的目的所在。
撒切尔夫人意欲实行地方税改革由来已久,鉴于1973年保守党执政时对房产进行重新估价后房产税增加,引起房产所有人的不满,撒切尔夫人在三连任成为现实、英国经济迅速改观的情况下,推出人头税代替房产税,指望能为保守党赢得选票。然而,事与愿违,新税制实行伊始就激起了广大中下层居民对保守党的不满。因为房产税是根据房产价值按统一比例向房产所有者征收,而人头税则是年满18岁的选民每人缴纳一份,这就大大加重了中下层民众的负担。《泰晤士报》曾刊登一篇报道,载有如下颇具煽动性的内容:英国女王有3处房子,她按宪法规定免缴个人所得税,但要交住宅房产税。由于改交人头税,包括著名的白金汉宫在内的皇室房产共计省下30万镑住宅房产税;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女王的150名仆人过去住在皇宫里,自然不必负担住宅房产税,而今年都要付人头税了。且不说无房的一般市民,凡是住公房的警察、文职军人及学生都大大吃亏了。4月份,全英各地反对人头税的游行示威比比皆是。5月初地方政府选举表明,选民对工党和民主党的支持率大大上升,而对保守党则是“对你不起了”。当然,保守党在两院的议席并不受地方选举的影响,但下届大选如按这次地方选举的投票数计算,保守党要丢掉300多个议席,自然首相的宝座就得拱手让给工党领袖了。
面对由于人头税开征而引出的严峻现实,保守党内部要求采取进一步措施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安全网”作为一项补充政策首先抛了出来,其核心是从收入丰厚的地方抽调一部分税款转给支出很多、收入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工党掌权的地方,希望能以此平息工党的进攻浪潮。但是,“安全网”不但没有平息工党的进攻浪潮,反而使收入丰厚、原支出基数不高的地方产生新的不满。保守党内部哗声再起,有人要求立即取消“安全网”。撒切尔夫人的“安全网”政策可谓用心良苦,但为了使人头税不致“胎死腹中”,最后不得不让负责地方政府事务的大臣亨特宣布对今年的“安全网”政策进行修订,并将从1991~1992年财政年度起予以取消,总之得忍痛从中央财政上割下一块肉来奉送工党,用几十亿英镑的中央财政收入来降低人头税额。然而,工党“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标是撒切尔夫人手中的权杖。许多英国人都说反对人头税,这成了工党攻击保守党的一张王牌,在广泛抨击人头税不公平的基础上,工党影子内阁发言人又开始了对撒切尔夫人是用全国纳税人的钱为拉选票行贿的攻击。那么,引人注目的工党又拿什么方案来代替人头税呢?是没准备好,还是留作临近大选时的“原子弹”,尚不得而知。
过去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经常成为政党间斗争的工具,纵观英国大选前的人头税之争,信然。
(《中国税务》199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