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分析使我们看出,选择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已经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再继续发展下去已经难以为继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急迫的任务。但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惰性、宏观经济和政府行为的数量扩张冲动、地方利益的独立化和分散化,对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形成惯性驱动。加快体制变迁的速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框架已经明确,没有再讨论的必要。本章旨在谈一些理论认识问题,揭示体制变迁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唤起改革的紧迫感。
李贺军: 0
1957年4月生于吉林舒兰县。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12月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解放军农牧大学党委秘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为解放军农牧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吉林省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政治理论教员。1992年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1997年获全军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1997年获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文章二等奖一项。主要成果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编著)、《政治经济学疑难问题探讨》(合著)、《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副主编)等,在《人民曰报》、《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