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无疑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在于,从此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走上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道路;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此由以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开始转向以优先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轻纺工业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结束了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全民所有制的做法,集体所有、个体所有和合资合作(包括同外国的合作、合资及独资等)等所有制形式得到了鼓励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陆续召开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如党的十二大、十二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三、十四和十五大等等,每一次重要的会议,都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方法、手段和目标的认识,并有力地促使其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转轨时期的标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的产业分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