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资本充足率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设立、持续经营、市场退出的全过程,它对银行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从静态看,它要求银行以多种形式筹资并调整业务结构,使之满足要求;从动态看,它将促进银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业务和盈利模式的全面转型。近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先后通过私募、境外引资和发行次级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但由于缺乏经常性、全面市场化的补充机制,资本补充速度滞后于业务扩张速度。截至2005年9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到8%的要求,有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为负数。每年新增加贷款为2.5亿元左右,需要补充2000亿元的资本金。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会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及时补充资本金,如何调整业务结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来确保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当局的要求,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