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面对世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金融业在赢得发展机遇、强化后发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为一点,就是如何不断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市场化金融制度的成长,促进金融发展。
混业经营或者说综合化经营,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或向竞争对手业务领域的渗透,商业银行完成了从传统商业银行向“全能化”、“综合化”银行的转型。当然,不同的国家,由于监管环境的不同,其商业银行向“全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路径以及发展程度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具体到中国,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他金融机构的成长以及银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拓宽产品和服务领域,实现综合化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过,考虑到中国目前分业监管的框架很难在短期内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战略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模式。中国模式的特点在于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既定的法规允许范围之内,在商业银行自身的平台上发展相关的资本市场服务(如受许可的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与金融同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与其他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来拓宽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实现业务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同时,通过金融同业业务的不断拓展,来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将来可能的混业经营创造条件。
就目前来看,在实现综合化经营的过程当中,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有关商业银行在自身平台上发展资本市场相关服务的问题,在后文中还将专门论述,在本章中,我们将集中讨论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同业合作实现综合化经营的问题。
在现有的体制和法律框架内,金融同业合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金融机制,通过加强金融同业合作来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