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每一个重要变迁,都有赖于法律制度变革,尤其是司法改革来确认、巩固和推进。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不仅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法律改革,而且逐渐把司法改革推上了前台。中国的司法改革于90年代初开始酝酿,自90年代中期正式启动,迄今可谓热火朝天,新见迭出,异彩纷呈。全球化浪潮的逼近,还使得不同语境下的司法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对话机会。中国的司法改革承担着巩固和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治国法治化的重要使命。从目前情况看,改革的必要性已不在争论之列,改革的经验和知识也已有一定积累,但是,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没有被提出来。那么,中国的司法改革究竟应该走向何方?如何梳理其中已经复杂化的关系和矛盾?如何从这些梳理中去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和教训又需要以何种形式上升为新的改革方案?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正谋求加强交流、携手探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公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8月13~14日在北京怀柔县宽沟招待所召开。来自我国科研院校和国家机关的法律专家学者、电视和报刊记者,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专家学者以及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官员,计6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夏勇研究员致简短的开幕辞后,大会围绕“中国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这一主题,就“中国司法改革的总体评价”、“域外的司法改革及其经验”、“影响司法改革的因素”、“审判和检察制度改革”、“司法独立与法官”、“司法改革与人权”和“中国司法改革的拓展”共七个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