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货币只不过是一种便利商品流通的手段,没什么重要现象与它相联系,那是不正确的。
熊彼特
本章和下面一章,作为全书的总结,将从正面展开对金融与货币关系的理论说明。
在第一章我们说明了货币过程的金融基础,第二章则分析了金融制度与货币制度的天然联系。正因为二者的联系,根据金融工具流动性差别,人们又区分了货币性金融中介与非货币性金融中介和资金市场与货币市场。而戈德史密斯对金融发展规律的说明其实就是对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货币日益紧密关系的实证描述。在第三章和第四章我们分析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浪潮时,每一句潜台词都是在提请读者注意金融过程的一切动向无一不对货币过程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也正是在这些影响之下,政府通过中央银行以调整银行信贷业务为重要内容的货币政策直接参与到对国内货币和金融过程的管理中来,以期达到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在第六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的理论说明,第七章从公司融资角度对内生货币和内生金融机制的讨论,以及在第八章对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与金融关系的变化和调整,本章和下一章,将借助于对前八章所述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说明和揭示(包括从反通货膨胀这个传统宏观经济目标的角度看货币中性问题、金融自由化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以及对金融货币过程发展的现代特点等),引出对现代经济中货币界定这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货币理论微观基础的回顾和评价,从格利和肖对“净额货币论”的批判中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内生金融和外生金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对货币与金融之间的关系和货币自身性质认识问题上就将展示出一个新的视野。对金融过程与货币过程之间传导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我们对金融与货币之间密切联系的看法,而货币的非中性结论会使我们重视对货币,从而对金融与货币关系的研究。对金融与货币之间关系(因而也是极重要的关系的研究)和货币政策制订与实施效果的研究,就具体体现在我们对货币需求内生性、货币供给内生性和货币政策机制中金融过程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的说明之中,并由此完成对金融与货币关系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