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企业经历了特殊环境下的技术演化。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机器厂为代表的企业,在艰难环境中制造了发电成套设备等大型装备,使中国工业技术较战前有了大幅提升。战时后方工业企业的技术演化,是资本、技术与市场层面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进口被切断的战争环境下,国家资本忍受长周期投资的非市场逻辑,派遣人员参与国外企业技术活动的海外研发机制,以及用户对本国企业自主制造的支持及鼓励,均构成后方工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尽管战争给中国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战时特殊形势加速了资本品生产部门的技术积累,抗日战争因此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