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道路交通环境最复杂、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亟须推广主动安全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对主动安全技术的本土化研发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如何合理利用主动安全技术提升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性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主动安全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环境入手,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的人、车、路对主动安全技术推广和普及产生的影响;其次,简要介绍了国际NCAP组织针对主动安全系统的相关导入和评价手段;最后,针对中国道路交通实际情况,阐述了纳入C-NCAP研究范畴的主动安全技术,提出了C-NCAP主动安全评价的路线图,整体梳理了C-NCAP对主动安全技术的推广手段和工作方法。
孙振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碰撞试验及碰撞防护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刘玉光: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副会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碰撞试验及碰撞防护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陆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助理工程师,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
刘地: 博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研究员级高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转向分会、变速器分会副主任委员,制动分会、底盘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汽车主、被动安全及底盘控制系统。
朱毅: 任职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全球各个市场汽车标准、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的研究工作。
刘桂彬: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汽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中汽中心标准化研究院高级技术总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汽车产业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