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传统汽车安全性的要求有较为成熟的标准和法规,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存在特殊的安全要求。国际上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标准法规,对电动汽车被动安全进行要求。国际上现有的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的标准法规,其核心目标是对车辆的乘员和碰撞发生时对第三方行人安全的保护,主要包括满足电解液泄漏、储能系统结构稳定性和电气安全三项要求。对电气安全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是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标准的核心内容和技术难点。中国的GB/T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参照了国外最新标准法规,对试验方法规定得更细致,便于操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接着描述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标准、法规进展,然后指出中国GB/T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报批稿。
孙振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碰撞试验及碰撞防护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刘玉光: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副会长,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碰撞试验及碰撞防护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陆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助理工程师,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
刘地: 博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研究员级高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转向分会、变速器分会副主任委员,制动分会、底盘分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汽车主、被动安全及底盘控制系统。
朱毅: 任职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全球各个市场汽车标准、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的研究工作。
刘桂彬: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汽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中汽中心标准化研究院高级技术总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汽车产业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