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发源于西藏阿里地区,它是以西藏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为基础,广纳当时周边各族文化精华形成的独具高原特色的民族宗教。苯教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藏医、天文、历算、地理、占卦、绘画、因明、哲学、宗教等方面,对藏族人的世界观、生活习俗等都影响重大,藏族人的衣食住行、精神物质无不被打上苯教的深深烙印。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世班禅确吉坚赞讲到苯教重要性时,称:“苯教文化是藏地土生土长的教育文化,它包括医学、天文、地理、占卦、历算、因明、哲学与宗教等浩如烟海的哲学体系。苯教文化是藏族古人的智慧精髓,我们要保护它,宣扬它,把它当作藏传佛教与文化的一部分。”
苯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多次劫难,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延续至今,尤其在西藏那曲和昌都的偏远地区,苯教仍然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精神信仰。新时期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苯教在西藏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苯教寺庙得到了大范围的修缮,苯教信徒得到了法律赋予的信仰自由和人格尊重。应该说,当下是苯教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次旦扎西: 次旦扎西 藏族,1963年生,西藏拉萨人。先后任西藏大学文学院院长、西藏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现任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西藏自治区教学能手、“宝钢”优秀教师、西藏大学首批珠峰学者等荣誉称号。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西藏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青海省双语师资(民族语文)培训基地特聘教授、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藏族历史与文化。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藏族历史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刍议吐蕃王朝时期土地所有制》《公元7世纪至9世纪西藏社会形态研究》等论文50余篇;出版《西藏地方古代史》《吐蕃十赞普》《藏族历史上的十大著名女性》等著作12部;主持完成了“大规模藏文基础语料库建设”“藏族十大著名史学家传记”等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项。
顿拉: 顿拉 藏族,西藏日喀则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古代史、西藏宗教发展史。先后在《西藏研究》《中国藏学》《西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试析新红史在藏族史学著作中的地位》《刍论元代藏族史学名著〈奈巴教法史——古谭花鬘〉》等学术论文8篇,另有专著《藏传佛教僧官制度:哲蚌措钦协敖》、合著《藏族历史上的十大著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