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中国的武装力量,中国认为,冷战的结束以及地缘政治对抗重心转向非军事——经济、信息、心理——对抗方式,并没有降低军事因素的作用。相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企图以武力,包括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借口解决国际问题,导致武装冲突不断,由于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拥有核武器的新国家的出现,以及所谓临界国家数量的增加,核不扩散机制实际上已经破产,这导致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作用增强。此外,必须指出,从意识形态角度看,传统上,中国把西方视为军事上超过中国,并从内部全方位促进那些可能导致中国解体的进程的敌对势力。
〔俄〕Б.Н.库济克: 0 经济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现任俄罗斯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俄罗斯科学院氢能委员会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区域发展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学科专长:经济理论、知识理论市场化、俄罗斯经济中的高新技术和创新管理体系等。
〔俄〕М.Л.季塔连科: 0 哲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现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当代中国问题学术委员会主席、俄中友好协会主席等职务。学科专长: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理论和跨文明研究,中国哲学史及新欧亚主义思潮。
高际香: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庞大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