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批准号为00BSH001),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民俗史》。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晁福林、王迅、韩养民、游彪、萧放、万建中、华觉明、刘祯。
民俗史的研究即中下层民众生活史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中国由于有着丰富的文献古籍与不断发现的考古新资料,使民俗史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事实上中外学者在中国民俗通论与民俗史专题以及民俗古籍整理上都做了较大量的工作。日本学者、德国学者在中国民俗史研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中国学者向有重史的传统,20世纪以来,中国曾出版了几部风俗史与社会生活史著作,但人们大多从史家角度,探讨古代社会风俗的变迁,较少以民俗学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社会中的民俗表现,以及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如何利用或创造民俗来服务自己的生活。该成果以当代民俗学理论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对中国民俗起源、发展、演变作历史的描述与分析,这不仅有利于总结与提升中国的民俗理论,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同时它为了解现实国情、改良社会提供了历史的依据。
该项成果根据研究对象的需要,采用文献、考古、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具体研究方法,对历史民俗进行动态描述。从民俗演进的历史看,早期民俗史以考古资料为主、以后世历史文献资料与民族志资料作为补充,三者互相印证;中期民俗史以文献史料为主,兼及考古与民族志资料;近世民俗史则主要是地方史志与田野调查资料。对民俗资料有适当地分析、判断,论断表现在对材料的处理上。研究时限,上起先秦下迄民国,共分先秦、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六大民俗时段。每卷前有总论性的文字,接着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大部分进行叙述。各卷附说上层习俗,对少数民族习俗亦有相应的记述。通过对中国民众精神史与生活史的系统研究,使长期被忽视的民众最切身的文化史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展现,从而揭示民众在民族文化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先秦民俗卷。共分六章,这六章包含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家族宗族与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工艺、民间歌舞等。先秦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代,我们一直因为其距离的遥远而缺乏对民众生活习俗的详细了解。事实上,对先秦民俗的复原式描述一直是历史民俗研究者追寻的目标。本卷重视对考古资料的研究利用,在先秦民俗文化资料的发掘与整理、阐释上,有独特的方法。所附图片精美、形象直观的民俗图像,对于我们感受先秦民俗有着重要的帮助。
汉魏民俗卷。本卷强调对汉魏历史时段民俗文化的认识。但具体写作中上溯秦朝,下延至南北朝时期。这一卷的重要工作在于,它将中国文化奠基期的重要民俗事项一一重现出出来。本卷分八章,从物质生产、物质生活、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信仰、谣谚语言、民间工艺、民间歌舞等方面全方位呈现汉魏时期的民俗形态。岁时节日与民间信仰是汉魏民俗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
隋唐民俗卷。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大王朝,中国与世界联系紧密,民众生活丰富多彩。对这一时期民俗生活的生动呈现是本卷的学术目标。本卷共有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姓名与社交、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九章,对隋唐的民俗文化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兹以民间艺术为例,音乐有:踏歌;采莲;何满子;敦煌乐曲;《竹枝》;《折杨柳》与《杨柳枝》。舞蹈有:柘枝舞;剑器舞;胡腾舞与胡旋舞;泼寒胡戏;《凉州》舞;面具舞;踏摇娘;《拨头》;合生。可见隋唐民俗的丰富性。
宋辽金元民俗卷。宋辽金元是一个多民族民俗交融的时代,民族民俗有着丰富的表现。就宋朝而言,很多民俗事项是继承前代而来的,如一些祭祀神灵的活动和仪式就是如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流传下来的民俗被赋予了与其时代相应的新内涵。与此同时,一些崭新的民俗也被创造出来,逐渐为整个社会或多数人所接受,并传布开来。因此,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宋辽西夏金时期民俗的另一重要表现。民俗具有很强的传布性,不仅各民族的民俗相互融合,如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他们在保持本民族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吸收汉族的民俗,汉族也同样会接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无论是原有的,还是新出现的民俗,都会对同一民族不断产生影响。正因为如此,宋辽夏金时期的民俗具有强烈的多元化特征。本卷分宋代部分、辽金部分、元代部分三个板块,每一部分下,又分生产、生活、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娱乐等专章。
明清民俗卷。明清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后期,民俗活动具有时代特性。明清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从历史行程看,它既是皇权终结的时代,也是传统社会向近代递嬗的变革时代。一方面,我们看到是的古老帝国的夕阳西下,专制王权的登峰造极,政治体制的僵化,管理的松懈与工作效率的低下,由此而来的精神的涣散与混乱。另一方面,我们发现知识阶层已经感知到时代巨变的到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理与总结,在帝国夕阳中呈现红霞满天的文化硕果。在民俗生活领域,虽然我们难以见到特别明显的时代标志,但我们从民俗生活的细微变化中同样可以感觉到明清时代社会民俗的新特点,除了传承古老的生活传统外,民俗生活空间空前广阔,社会生活中的民俗元素特别活跃,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选择丰富多样,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
明清民俗史,作为一部断代民俗史,它是中国民俗史的重要环节。明清民俗史从概念上来说,它关注的是明清时代民俗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是对明清各类民俗事象的描述与理解。明清民俗史的各部类间有着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同时又与民俗的历史传统有着前后承继的关系。本卷共分七章: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游戏与娱乐民俗等。
民国民俗卷。民国民俗属于现代民俗范围,本卷重点描述1912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的民俗形态。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风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上层阶级大规模有意识地改良风俗,除旧布新,而且民间社会也自觉行动,参与移风易俗,并取得明显效果。可以说,中国民俗史上的古代与现代之划分,是以这一时期为标志的。此后,风俗的现代意味才逐渐增浓,不断得到强化。民国时期风俗的现代化,一方面是无情地革除戕害人性的封建陋俗,一方面是大量国外习尚的直接植入,如此,出现了民族性习俗与国际化时尚并存的局面,二者的逐步融合恰恰是民国风俗现代化的进程。民国风俗演进的表层特征非常鲜明。本卷共分七章:时代风貌、生产民俗、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社会民俗等。
本成果是第一次以民俗学的理论系统全面地梳理中国民俗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它的学术价值具体有以下两点表现。
(1)它与传统的风俗史或社会生活史不同,重点在于对民族中下层的民俗文化史作充分地展示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民俗表现的论述,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民俗心态,以及了解民众如何利用或创造民俗来服务自己生活的生动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总结与提升中国的民俗理论,而且为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提供历史的依据。
(2)中国民俗史的系统研究是首次对长期被忽视的中下层民众观念史与生活史的全面清理,而这样一部内容翔实的民俗史,它是对中国文化史的重要补充,为中国文化史的完善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同时也丰富了世界人类文化史。
该项成果在社会应用上也有着直接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它系统全面地总结描述了中国民众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历史,为了解我们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把握一般民众的思想观念,改良社会,以及增强国民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情感,培养人们的爱国意识,提供着切实有效的帮助。同时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是关系到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是否有自信心,就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是否有一个全面公正的认识。本项目从民族的基础的生活文化史的研究出发,为中国人认识自己提供了真实科学的样本。这对于培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