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绪论
在线阅读 收藏

闽北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闽越文化的摇篮,素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这里人文荟萃,文化繁荣,科举发达,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闽北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富庶的社会经济以及崇文重教的人文环境,使这里很好地保存了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元素。家族是中国宗法制度下,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基层组织。长期以来,家族在其内外部所展开的文化教育活动,即家族教育,充当着重要角色,它对家族人才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的道德教化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此,本研究以闽北家族教育为切入点,采用当地的谱牒、地方志、文史文献等一手资料,运用文献法、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考察了文化积淀深厚的10个国家级、省级千年历史文化古镇,试图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梳理明清时期闽北家族教育的发展脉络,从宗族文化、家训文化、碑碣墓志、建筑文化、装饰文化、匾联文化、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探讨与闽北家族教育之间存在的种种关联性,并对闽北家族教育的特征、作用以及影响进行阐述,系统论述了闽北家族教育历史传承的状况,尝试辨别传统家族教育的良莠因素,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以期通过学习和借鉴前人有益经验和前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家族精神,倡导奋发进取的社会精神,从而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为当代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