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报告辑要
在线阅读 收藏

中关村作为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明确中小企业和区域在创新方面的真实水平和状态,找到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模式意义重大。为此,需要使用一套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用于企业自评和外部评估。然而,在方法研究方面,我国尚处于较低水平,研究主体以学术机构为主,政府和企业参与较少,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差。在应用层面,现有研究止步于给出企业创新能力得分,没有进一步指出企业失分的原因和给出提高得分的方法。使用这样的评价指标来衡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准确、不全面、实用效果差。

在此背景下,中关村管委会于2011年委托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开展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的专项研究。本报告主要包括国内外已有成果研究、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现状及特点研究、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方法探讨、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等五部分。课题组通过122家企业的试用,验证了新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现有学术界与政府应用层面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庞杂、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大、计算过程不完整,不适用于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通过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证实欧洲标准协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等级评价标准(CWA 15899:2008)》中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适用于中关村中小企业使用;新评价方法拥有权威性、完整性、可操作性、通用性、导向性和拓展性等特点,推广应用空间大。

报告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有关企业创新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学术界和政府应用两个层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开展企业创新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三大领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和创新型企业评价。但在三个评价领域中均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完整的、公认的、标准的评价体系。我国政府对企业创新评价工作始于2005年,但直到2008年6月《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的出台,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才有法可依。《通知》确定了创新型企业评价“4+1”指标体系。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创新评价存在实证研究少、通用性差、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报告第二部分研究了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特点,并通过比较分析法,结合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实际探讨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首先课题组对中关村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中关村是中小企业的聚集区,中小企业在中关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课题组对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现状以及创新特点进行了分析,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关村重要的创新主体,在建设示范区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潜力。

在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特点研究基础上,课题组结合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研究各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选取欧洲标准协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等级评价标准(CWA 15899:2008)》中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作为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课题组对新评价方法的优势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证,并对新评价方法中企业创新能力定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得分计算过程以及创新能力评价和创新潜力挖掘流程进行了描述。新评价方法由9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是与企业创新成功密切相关的创新行为,均由一句通俗易懂的描述性语言来展示。按照给出的计算流程,可获得企业创新能力总得分、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得分,得分均为数值化表示,适用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对比也适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间段的纵向对比。创新能力评价流程的给出可帮助企业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判断自己在创新竞争中的地位,并找寻失分原因,认识自己创新优劣势,挖掘创新潜力,从而进行创新行为校正,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报告第三部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课题组借助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员资源平台,根据中关村企业分布特点选取了122家中小企业参与试用,根据核心区重点创新型企业和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资质属性,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证实了与现有核心区重点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和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评价方法相比,新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指标通俗易懂,评价过程简便完整,评价结果可比性强,适用于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测量与评价。

报告第四部分根据新评价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第一,可以以新评价方法为工具,建立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基础数据库,对区内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持续、实时监测。第二,引入定量指标和定性描述,作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企业筛选工具,可实现流程简化,提高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政策效应。第三,以此工具为基础,出台制定中关村示范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级标准,为企业日常创新行为的评估与校正提供科学、权威的标杆,规范中小企业创新行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成功率。第四,以“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标准”为基础,出台“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指数”,每年定期发布“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指数年度报告”,对示范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持续监测,研究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变化趋势,寻找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变化原因。第五,建立“中关村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诊断平台”,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自助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服务,另一方面充分聚集银行、证券公司、创投等金融资源和管理咨询、培训、知识产权代理等各类中介服务资源,根据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诊断结果,寻找企业创新劣势,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