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它总是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纵观60多年来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历史轨迹,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与国家互动关系的一个窗口,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青年处于承上启下的关节点上,是民主建设关键性的后备力量,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持续发展。从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国际视角看,我们需要认真总结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历史经验,结合青年思想意识发展的新特点,加强青年的教育引导。
杨林香: 0
1974年生,福建邵武人。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博士学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访学进修。获得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首届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入选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2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获得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主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培育项目。担任福建省伦理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