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大梨树人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谋求乡村旅游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把一个昔日“山上和尚头,山下多石头”的穷山沟改变成为山青水碧、花果满山、景色秀美的新山村,成为辽宁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走向富裕的典型。
大梨树村花果山景区制高点上有个特别的雕塑——“干”字碑。一个挥镐刨土的人,在脚下圆圆的地球上刻了一个红色“干”字,足有9.9米高。这就是大梨树村的带头人毛丰美书写的“干”字碑,“干”字代表了“大梨树精神”,记录了大梨树人愚公移山、艰苦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奋斗历程,“干”字碑也就成了大梨树的品牌和象征,被大梨树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普通又深刻的道理,就是美好家园要靠劳动来创造。大梨树村二十年的沧桑巨变,就是村党委书记毛丰美带领广大村民一步一个脚印、流血流汗、艰苦奋斗干出来的。用毛丰美的话说“大梨树村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干就有希望,不干就没出路,光说不干不是真汉子,只有干起来胆子才能大起来,步子才能快起来,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王新: 王新,1955年3月出生于沈阳,祖籍吉林省东丰县。1972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问题研究等方面。出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之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等学术专著7部,完成省、市、院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重要内参50余篇。各种规范性奖励4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14项。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能够努力学习理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勇于创新,增强研究特色,在科研工作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7月《抓紧巩固大伙房水库治污成果的几点建议》在《社科与决策》发表后,获省领导批示和沈阳市社科成果二等奖;2010年7月《大伙房水库上游生活垃圾威胁水质安全》在《信息参考》发表后,获多位省领导批示和省政府优秀信息一等奖;《我省风电产业海阔天空 亟须突破四大瓶颈制约》在《信息参考》2010年5月发表后获省领导批示和省政府优秀信息一等奖;《我省应尽快出台温泉旅游开发利用地方性法规》《信息参考》2011年8月发表后,获省领导批示和省政府优秀信息一等奖;2012年4月《大伙房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给我省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在《舆情专报》发表后获领导批示;《引导下岗职工克服再就业的心理障碍》在《咨询文摘》上发表,获辽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我国典当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表于《金融科学》,获辽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下岗与再就业》发表于《群言》,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象棋战术与再就业工程》发表于《青年研究》,获沈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除了上述奖项外还获辽宁省第二届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建功立业活动先进个人,辽宁省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